
朱毅,1989年出生,湖北武汉人,2024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中国美术史方向,获艺术学博士学位。曾任教于山西大同大学,现任宁夏大学美术学院教师。主要从事佛教美术考古、近现代书画与文物鉴藏相关研究。出版著作1部,在《中国藏学》《美术观察》《中国美术》《湖北美术学院学报》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,其中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《造型艺术》全文转载。
一、出版著作
1.《简明汉藏美术交流史》,中国藏学出版社,副主编。
二、发表论文
1.《飞来峰91号龛侍女像的服装样式与来源——兼论早期内地藏传佛教艺术的图像衍化逻辑》发表于《中国藏学》2024年第二期(CSSCI来源刊物,全国中文核心期刊)
2.《云冈石窟多头多臂像的风格探析》发表于《美术观察》2024年第三期(CSSCI来源刊物,全国中文核心期刊)
3.《新中国成立早期(1949-1966)“民族大团结”图像的图示来源与视觉隐喻》发表于《湖北美术学院学报》2024年第二期,并被“人大报刊复印资料”《造型艺术》2024年第五期全文转载
4.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,促进乡村全面振兴》发表于光明网“乡村振兴知本论栏目”
5.《艺术赋能助力乡村建设迈向新台阶》发表于光明网“乡村振兴知本论栏目”
6.《古都寻觅旧日的龙影》发表于《中国收藏》2024年第二期
7.《重塑与再生:改革开放初期的武汉文物艺术品市场》发表于《中国美术》2023年第十二期
8.《国营文物商店经营活动中的艺术知识生产——从“元青花四爱图梅瓶”说起》发表于《湖北美术学院学报》2023年第一期
9.《西藏自治区美术产业发展状况调研——以拉萨为中心》发表于《中国美术》2022年第十期
10.《它凭啥成为佛像拍卖的一匹“黑马”》发表于《中国收藏》2021年第八期
11.《云冈石窟中维摩诘造像的类型与分期》发表于《湖北美术学院学报》2021年第二期
12.《风姿绰约:无“妆”不成宴》发表于《中国收藏》2019年第十二期
13.《梁庄王墓“大黑天舞姿像”形势分析——基于福西永理论下的风格讨论》发表于《湖北美术学院学报》2016年第二期
14.《论“真实性”原则在上津古镇生产性保护中的应用》(第二作者,第一作者为导师)发表于《湖北美术学院学报》2014年第四期
15.《论长江中下游地区造型文化遗产的审美特征》(第二作者,第一作者为导师)发表于《湖北美术学院学报》2014年第二期
三、参与学术会议
1.论文《乾隆宫廷藏传佛教圣像、法器供藏场所的类型、功能及影响引述》入选首都师范大学主办“艺苑求索,聚木成林:庆贺李福顺教授从教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”
2.论文《裙拖六幅春江水——杭州飞来峰91号龛侍女像的服装形制及其来源》入选四川大学艺术学院、四川文艺理论家协会、四川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办“第二届‘明远’青年学者论坛”
3.论文《重塑与再生:武汉市文物商店与改革开放初期武汉文物艺术品市场》入选中央财经大学、中央美术学院主办“首届艺术市场新年论坛”
4.论文《重塑与再生:改革开放初期武汉市文物商店的经营状况》入选首都师范大学主办“第五届艺术市场·北京论坛”
5.论文《云冈石窟中维摩诘造像的类型与分期》入选湖北美术学院主办“美术与传播:第二届昙华林青年学者论坛”
四、荣誉奖励
2021年,系列论文《湖北省文化扶贫策略及模式创新研究》获湖北省人民政府“湖北发展研究奖”三等奖
2020年,论文《云冈石窟中维摩诘造像的类型与分期》获湖北美术学院主办“美术与传播:第二届昙华林青年学者论坛”三等奖
2009年,调研报告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存现状及对策分析》获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